Tag:地震

311九週年 2010年代經歷熊本北海道大地震 關東預測30年內大地震機會>80%

311大地震及海嘯侵襲日本9週年,而在過去10年除了311東北大地震還有2016年熊本、2018年北海道震度7度大地震,令人重新喚起對於接近完全處於地震帶的日本是否真的適合長遠居住。本文以最新的全國地震動預測地圖作為基礎,解釋日本長遠地震預測、以及讀者們應該如何面對和應對日本的大地震。  隸屬於文部科學省(文部科学省)的地震調查委員會(地震調査委員会)平均每年發表一份長期地震預測報告,最新一份在2019年更新,報告除了給民眾參考外更重要的是讓政府針對數據制定長遠政策。然而在日本以外對這份報告有了解的人十分之少,主要原因是媒體不會報導,亦沒有人翻譯和評論,即使在國內由於很多人對地震這一門比較專業的學術課題認識不多,除了新聞會提及外坊間亦沒有太多十分深入的討論。不過如果要說地震有太多題目可以說(過往有另一篇專題解釋震度和二次災害: http://toyocm.com/news/?p=1293),本文無法一次過覆蓋所有議題,今次會重點抽出報告中的預測部分及解釋一些相關應對。 科學不一定準確 但曾成功預測熊本地震  既然是預測,就沒有可能100%正確,而且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地震是很難估計的,但是政府過去確實有成功預測過,而且是對日本影響相當大的2016年熊本地震。下圖是2013年九州地域活斷層長期評價報告(九州地域の活断層の長期評価),當時數據中處於熊本縣的日奈久斷層帶(日奈久断層帯)30年內發生約7級地震的機會是0-16%,遠高於表中其他斷層帶(<1%)。結果是2016年4月14日日奈久断層帯發生6.5級地震而且誘發了2日後的7.3級地震。 http://jishin.go.jp/main/chousa/13feb_chi_kyushu/k_honbun.pdf

從2016年熊本地震簡單解釋地震與其災害

日本大部分地方處於地震帶,居民對地震的認識及預防能力都較高,相比之下沒有處於地震帶的人自然對地震的了解較少。2016年在九州熊本發生地震後網絡上出現了不少錯誤的論述或對地震的錯誤理解,本文以筆者在日本生活過的經驗,嘗試從簡單角度出發,希望能提供較正確的資訊,減少對於地震的誤解。  熊本城地震後狀況 一. 震級和震度  在談及熊本的地震前先解釋一下日本所用於表達關於地震強度的制度。日本的氣象單位在公佈地震程度時可簡單分為震級和震度。震級用以表示該震源的規模,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級數愈大一般而言對環境和人類影響愈大,而跟大部分人所知道的一樣日本都是用黎克特制去表示。至於震度是表示某一帶區域受地震影響的程度,每一次地震每一個地區都有一個震度,震度愈大一般來說對該地區的影響愈大。日本所用的震度等級主要分為7度,其中5和6再細分為強和弱。從過去經驗而言震度1-2度或會有體感,3度開始比較明顯,4-5度已經開始出現走動的困難。制度自1949年導入以來錄得7度的地震只有4次,包括95年阪神、04年新潟、11年東北和16年的熊本地震。  二. 地震的即時影響  16年熊本地震主要圍繞九州較中部的地方,由4月14日晚開始,到4月16日深夜一次達7級的強震,持續到當晚過百次有震感的地震,震源亦由熊本縣變成熊本縣和大分縣兩個。在影響方面,地震令熊本縣交通幾近中斷,一部分地區斷水斷電,少部分地區出現房屋倒壞等較嚴重的情況。與311地震相比,震級明顯比較低,所以即時造成的損害也較少。更重要的是,當時對日本東北部最大的破壞其實是海嘯,實際上不少樓宇在經歷日本震度制度中最高的7度後仍然屹立不倒。 

日本東北部災後4年變成了怎麼樣子 (下)

提到日本東北,大家最先想起的可能是幅射。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對開海面發生9級地震(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並引發強大海嘯,破壞沿岸多個城市。其中位於福島縣(福島県)的第一核電廠(福島第一原子力発電所)受地震和海嘯影響出現輻射外洩的情況,事件至今仍未解決。 圖、文: Leo Lui 宮城縣 - 新交通系統BRT帶來的生機

日本東北部災後4年變成了怎麼樣子 (中)

提到日本東北,大家最先想起的可能是幅射。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對開海面發生9級地震(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並引發強大海嘯,破壞沿岸多個城市。其中位於福島縣(福島県)的第一核電廠(福島第一原子力発電所)受地震和海嘯影響出現輻射外洩的情況,事件至今仍未解決。 圖、文: Leo Lui 富岡町- 離核電所7公里的無人禁區

日本東北部災後4年變成了怎麼樣子 (上)

日本東北部災後4年變成了怎麼樣子 提到日本東北,大家最先想起的可能是幅射。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對開海面發生9級地震(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並引發強大海嘯,破壞沿岸多個城市。其中位於福島縣(福島県)的第一核電廠(福島第一原子力発電所)受地震和海嘯影響出現輻射外洩的情況,事件至今仍未解決。 文、圖: Leo Lui 到現在對日本或者日本東北有抗拒的人仍然不少,網上對於輻射的傳言仍不絕於耳,但關於當地的實際狀況、環境的提及卻十分之少。現時多數日本東北旅遊都會取道東北新幹線,或者沿線由南至北一直遊覽,原因主要是景點比較集中而且交通方便。然而為了感受大地震的影響,今次採取了沿岸的路線,不單止鐵路班次較疏,中間還經過不少鐵路不通的區間,需要用到巴士等交通工具接駁。出發日期是6月22日,順次到訪福島縣、宮城縣、岩手縣3個受到最大影響的地區,行程一共8天。 朝早在東京出發,乘搭常磐線的特急常陸(ひたち)兩個半小時就能到達福島縣。 交通: 由...

Latest news

Comiket第101屆 C101連續2日於東京台場吸引過18萬人參加

每年夏冬季恆例開催的世界最大規模同人展Comiket迎來第101屆(簡稱為C101),兩日間在東京台場的國際展示場多個展館舉行,共有2萬個同人攤位和117個商業攤位,總共有18萬人到來參加,與上屆相約。 圖、文:Leo 今屆繼續實行多項自疫情後新增的措施包括一般人士進場亦需要提前購票,進場時間分開優先進場及稍後時間進場,而且需要抽選。不過出示陰性證明或接種證明等的要求就已經沒有,場內的移動、飲食等亦無限制。由於日本在稍早時間正式重新開放讓旅客入境,主辦方就特別為遊客提供多一種購票方式。就現場所見,可能由於不能像以前自由進入會場的關係,今屆場內來自外地的遊客並沒有明顯增多,而入場人數總體亦仍然低於疫情前的狀況,相信以前空前盛況迫滿展覽場的氣氛短期內難以再現。
- Advertisement -

東京舉行Comiket第100屆 風雨中2日間約20萬人參與

每年冬夏舉辦的世界最大同人即賣會Comiket在今年8月迎來第100屆,8月13,14日在東京國際展示場Big Sight多個展館舉行。兩日展覽攤數多達20,000個,入場人數達20萬人次。 圖、文:Leo 今屆仍然受疫情影響,只舉行2日的展覽,過去最大的空地防災公園同樣沒有開放,一般參加人士進場亦需要事前購票。不過與上一屆相比也稍有放寬,包括會場容納人數增加近一倍,無需事前檢驗或者提出打針證明。展期首天剛巧遇上熱帶氣旋正面吹襲東京,展示場周邊當日朝早已經受大雨影響,排隊人士亦需在雨中等待入場。由於中午過後風雨漸增,加上公共交通各有延遲,第一日最後展場的人流並不算太多。幸好第二日天氣轉晴,溫度亦不算太高,非常理想。

香港動漫電玩節2022完滿結束 疫情下無阻大量狂迷參與

一年一度的香港動漫電玩節,於8月2日完滿結束。在此為大家送上今年回顧 。 文、圖:Ricky 展前小風波:今年開展前,大會鑑於coser參與人數於疫後連年上升,推出一份圖文並茂的指引,指出衣著規範及活動指引;引發大量回應,指控大會打壓創作自由及壓縮表演空間。其後由官方補充,貼文只屬建議性質,並無任何干預意圖而告終。

Must read

Comiket第101屆 C101連續2日於東京台場吸引過18萬人參加

每年夏冬季恆例開催的世界最大規模同人展Comiket迎來第101屆(簡稱為C101),兩日間在東京台場的國際展示場多個展館舉行,共有2萬個同人攤位和117個商業攤位,總共有18萬人到來參加,與上屆相約。 圖、文:Leo

東京舉行Comiket第100屆 風雨中2日間約20萬人參與

每年冬夏舉辦的世界最大同人即賣會Comiket在今年8月迎來第100屆,8月13,14日在東京國際展示場Big Sight多個展館舉行。兩日展覽攤數多達20,000個,入場人數達20萬人次。 圖、文:Leo